248893915_1323720734753463_8094188130960677205_n.jpg

(這是我第二輪化療中的第三次住院化療,那天要出院了,雖然吐得亂七八糟,但回家就是很值得笑一笑啊!)

 

       在C大完成六次化療,合併五次標靶後,進入了定期回診期。但才回診兩次,單獨打了一次癌思婷,就發現癌指數上升中,當時心中很害怕。記得主治醫師跟我說,若CA-125來到最低點的兩倍,那就可能是復發或轉移了。屆時會再透過電腦斷層,或者是電腦斷層切片來確認腫瘤的位置。兩次回診期間,我們從網路上看到了「癌症哲學門診」,覺得很特別,於是去電預約並成行。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看診體驗,過程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來說明。後來由於CA-125仍持續上升,於是我換了醫院、也換了醫生,開始了第二輪化療。(備註:復發或轉移的判斷方式,還是交由自己的主治醫生最準確喔!)

 

      在兩院轉換之初,我發現自己在C大醫院測的CA-125與同時間在新醫院測的數值居然不相同,內心感到困惑。因為如果依照先前主治醫師的說法,我在舊醫院的CA數字其實還沒到所謂的復發標準,但在新醫院抽血結果,卻是超過復發標準了。猶記在新醫院第一次住院化療時內心的徬徨,當醫生助理來巡診時,忍不住提出這個疑問。那時醫助跟我說,不同的醫院,即使是同一個項目,檢測的方式和儀器可能會有所不同,結果數據自然不盡相同,不能這樣兩相比較。最後我跟自己說,雖然在舊醫院的數字未達復發標準,但是我的癌指數上升中是個不爭的事實,治療吧!

 

       第二輪治療的模式為,每三周住院化療一次,打順鉑和健擇,隔週回診時,門診化療健擇,這樣是一回合;預計做六回合,也就是打12次的化療。換到離市區比較遠的新醫院,每一次看診、住院都的車程往返總是要耗上大半天,身體疲累,心裡也好累。但看著年近耳順之年的父母,總是不厭其煩、毫無怨言地陪伴我每一次的醫院之旅,我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。第二輪的化療,並沒有因為過去的化療經驗而順利,反倒是被副作用弄得人仰馬翻。

 

       這輪化療沒能逐次紀錄副作用,因為我現在往回看去,每一次化療就是嘔吐,空腹打化療也能吐到爆,化療出院回家後也是繼續吐,半夜因為癌疲憊根本無法入睡,噁心感一升起,就得拖著虛弱的身體,用當下最快的速度,衝到廁所去,抱著馬桶狂吐。記憶中,每一次回診和住院,都會跟主治醫生說上次吐得有多慘;但我似乎每次都在破自己的紀錄。雖然有自費拿止吐貼片,要在住院前貼一周,直到出院後再撕下來,但我這個神體質一點都不領止吐貼片的情,依舊是每次都讓我吐到昏天黑地。直到第四次住院化療,醫生改變了抗敏止吐針的劑量與用法,原本是打化療前會先打一劑長效抗副作用的針,改為打短效針劑,並且定時補充;這個方法對我而言,比較不會吐那麼慘。

 

       在那些抱著馬桶嘔吐、一邊吐一邊哭的夜晚,我問過自己無數次為什麼是我?為什麼會這麼累、這麼辛苦?可是每當副作用退去,我又去爬山、健行、約會、吃飽睡好,我又把那些不舒服忘得一乾二淨了。化療果然是毒藥,原先門診化療不會吐的我,後來大概是因為藥物在體內累積,連門診化療回家後都能吐上一整晚。直到第六次化療住院時,主治醫生安排了做電腦斷層,等影像報告出來,再決定要不要化療。電腦斷層結果出來,有一兩處的腫瘤長大了些,醫生判斷目前使用的化療藥物對身體的效用不大,所以第六次住院化療就不做了,等下次門診的時候,再由門診的主治醫生來規劃接下來的治療方針。聽到腫瘤長大了些心中不免一陣涼風吹過,可是不用住院化療又令人感到開心,因為可以少吐一回合。不過第二輪化療的唯一好處就是,不會掉頭髮,所以我如新生兒般的秀髮在這時候開始認真地成長著。但如果真要我從兩種副作用選一個:掉頭髮VS嘔吐,我大概會選前者。你呢?如果是你,這兩種副作用會怎麼選擇?

 

 

141565999_10217460890586340_2381889355058861505_n.jpg

(狂草般的嬰兒嫩髮)

 

       後來門診主治醫生開給我口服化療藥,說先前有病友吃了之後效果不錯,讓我拿藥回家試試看;吃口服化療藥也吃了快半年,後來我做了33次的局部放療,接著要迎接第三輪化療了。雖然在生病之初就聽聞卵巢癌除了是沉默殺手之外,也曉得它復發轉移快的狡猾個性,但看看自己一直在治療階段,也不覺得是復發,我老覺得我只是還沒完全被治癒,所以面對療程,就是坦然繼續。心不累嗎?當然累啊,可是這世界還有很多地方我沒有去過、被疫情攪局的蜜月依舊未成行、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;因為希望生活能成為我想要的樣子,所以在自己可掌控、可決定的範圍中,我依舊會繼續接受治療。並且在副作用退去之後,用力地生活著。

 

       希望我可以越來越健康,讓正在病程中的你們,看完我的文章也能精神飽滿地往前走;我們一起努力。Seeya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吳花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